導讀:目前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的主流運營商均已啟動5G網絡技術及應用場景測試,甚至啟動5G試商用,積極探索5G應用場景。其目的是率先驗證5G技術規(guī)范和現網絡運營的問題和短板,并積累用戶需求、應用場景、產品策略等方面的經驗,從而取得5G競爭的先發(fā)優(yōu)勢。
目前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的主流運營商均已啟動5G網絡技術及應用場景測試,甚至啟動5G試商用,積極探索5G應用場景。其目的是率先驗證5G技術規(guī)范和現網絡運營的問題和短板,并積累用戶需求、應用場景、產品策略等方面的經驗,從而取得5G競爭的先發(fā)優(yōu)勢。
一、美國運營商5G試商用走在全球的最前列
2016年12月6日,AT&T宣布將會向商務客戶提供首個5G試運營服務,這是下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在試運營時首次提供給真正的客戶使用。英特爾位于德州奧斯汀(Austin)的辦事處將會使用該服務。本次試用也是一個里程碑,最終目標是將5G帶給普通用戶,但新網絡的官方標準協議至少要到2020年才能確定下來。
AT&T網絡產品管理高級副總裁里克?哈伯德(Rick Hubbard)在聲明中表示:“本次試運營意味著我們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技術已經走出實驗室,開始向真實世界商務客戶靠近?!?/P>
在5G方面,AT&T最大的競爭對手是Verizon,6月份,Verizon開始試運營5G網絡,7月它與制造合作伙伴確定了詳細規(guī)范,探討了技術如何利用無線電波、基礎設施等問題。
隨后AT&T準備在奧斯汀、新澤西米德爾頓(Middletown)提供5G家庭網絡服務。AT&T商務客戶可以測試5G服務,比如連接常規(guī)網絡,收看4K視頻流媒體內容,召開視頻會議,通過網絡打電話。
二、德國運營商聚焦視頻、人工智能等大流量應用領域的探索
德國的運營商在在智能電視、安全駕駛等場景的嘗試具有代表性,其更加重視與產業(yè)鏈合作伙伴在視頻、人工智能等大流量應用領域的探索。德國電信和德國5G實驗室(5G Lab Germany)之間的合作有了新的進展:5G技術已經融入了德國電信智能電視產品。早在2015年,德國電信和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的德國5G實驗室就結成了合作伙伴關系,研究5G技術的新應用,研究成果正在被集成到諸如IPTV平臺EntertainTV等產品中。此前,雙方合作主要集中在網絡編碼和低延遲通信,包括5G移動邊緣云(5G Mobile Edge Cloud)。例如,合作雙方在德國南部的A9高速公路上進行了一項關于延遲的數字現場測試,以研究更安全的駕駛技術。雙方的合作關系還將繼續(xù)下去,德國電信預計還將加強這一合作關系。
三、韓國運營商則瞄準2018年奧運會的契機,加快推動5G標準產業(yè)合作、5G網絡部署及5G應用研發(fā)
韓國電信(KT) 在2016年11月率先公布了其5G標準指南。這一指南是與包括三星、諾基亞、愛立信、英特爾和高通等全球設備制造商和芯片制造商一起共同設計制定的,希望借此邀請更多小型公司加入5G網絡設備業(yè)務。確保KT的5G標準規(guī)范被納入進由全球電信標準化組織3GPP制定的國際5G標準之中。
之后一個月,KT就展示了其5G發(fā)展最新成果,并稱計劃在2018年平昌冬季奧運會上進行5G試驗網絡服務部署,同時展示了5G網絡在即將到來的奧運會上能夠提供的潛在應用。例如,配備5G設備的5G公交車。即使公交車處于移動狀態(tài)下,車內的乘客也能夠通過不同基站之間信號的平滑切換享受不間斷的5G服務。KT還推出了一款基于5G的“同步視圖”相機,這將為觀看奧運會雪橇比賽提供一個更加身臨其境的視角。
由于業(yè)界普遍預期5G網絡在全球的商用時間點將會在2020年,KT計劃領先競爭對手,提前兩年在2018年的平昌奧運會上提供全球首個5G試用服務,并推廣成為未來5G網絡的全球標準。這揭示出韓國運營商搶占5G標準話語權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四、啟示與建議
1.目前全球的5G技術標準尚未形成,預計2018年會發(fā)布,是重要的窗口期,應借政策東風,加快中國5G技術標準的研發(fā),加強與產業(yè)鏈合作伙伴的開放合作,盡快推動中國5G試商用,搶奪產業(yè)鏈話語權。我國政府高度重視5G技術標準與產品研發(fā),科技部在日前宣布,“十三五”期間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將延續(xù),并轉為以5G為重點,以運營商應用為龍頭,帶動整個產業(yè)鏈各環(huán)節(jié)的發(fā)展,爭取5G時代中國在移動通信領域成為全球領跑者之一。
2.我國5G技術標準研發(fā)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如華為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擊敗美國高通和法國,被3GPP(國際移動通信標準化組織)采納為5G eMBB(增強移動寬帶)控制信道標準方案;IMT-2020(5G)推進組在北京正式發(fā)布5G技術研發(fā)試驗第二階段的技術規(guī)范等。這都大大增強了我國自主研發(fā)的5G技術標準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也為我國運營商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運營商應積極幫助自有知識產權的5G技術盡快走出實驗室,推動現網實驗和試商用進程。
3.應積極探索5G應用場景的開發(fā)。從1G到4G,移動通信應用場景主要面向個人,而5G更重要的應用場景是產業(yè)應用。5G技術時代應用將增加三個場景:第一個是車聯網和高時速高鐵,第二是VR、A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第三個應用場景是物聯網,5G的目標是1平方公里要做到100萬個傳感器聯網。
總體上說,我們應以運營商為龍頭,以應用帶動系統(tǒng),以系統(tǒng)帶動設備,以設備帶動終端,以終端帶動芯片,同時帶動軟件、天線、儀表這些薄弱環(huán)節(jié)帶動起來,最終形成強有力的5G標準話語權,打造良性循環(huán)的產業(yè)鏈生態(tài)。
作者簡介
石曉東 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 市場研究部 流量營銷與商業(yè)策劃團隊。
長期從事營銷策劃、用戶研究和行業(yè)研究,先后擔任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市場部、政企部、渠道部等部門多個營銷策劃項目負責人,積累豐富的互聯網營銷、流量營銷及基于大數據的精確營銷研究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