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權威研究機構IDC發(fā)布了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份額調研結果。作為國內首批拿到云服務牌照的阿里云一枝獨秀,以47.6%高分雄居榜首。
近日,權威研究機構IDC發(fā)布了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份額調研結果。作為國內首批拿到云服務牌照的阿里云一枝獨秀,以47.6%高分雄居榜首。
阿里云一枝獨秀 獨占半壁江山
根據調研結果數據,阿里云市場份額相比2016年底增長7%,且領先優(yōu)勢持續(xù)擴大,幾近獨占半壁江山。緊隨其后,排在第2至5位云服務商分別是:騰訊云9.6%、金山云6.5%、中國電信6%、Ucloud5.5%。
在營收方面,2017年上半年,阿里云IaaS層營收5億美元,占據47.6%中國市場份額;騰訊云位居第二,營收約1億美元左右;金山云位居第三,營收6839萬美元;中國電信位居第四,營收6254萬美元;Ucloud營收5774萬美元,排名第五。整體市場而言,中國公共云IaaS市場整體保持快速增長,2017年上半年整體規(guī)模超過10億美元,同比去年增長近七成。
而在全球范圍,業(yè)內對公有云市場也是一片看好。近期,Gartner發(fā)布報告顯示,今年的全球公有云服務營收將達到2602億美元,較去年的2196億美元增長18.5%。到2020年時,全球公有云服務營收將增長至4114億美元。Gartner認為,推動云服務普及和年復合增長率的催化劑包括基礎設施、中間件、應用以及業(yè)務流程服務支出向云服務的轉移。2016年這些領域17%的總市場營收轉移到了云服務,到2021年將增長到28%。
Gartner預計,到2021年時,70%的公有云服務營收將由前十大公有云服務提供商主導,包括Amazon、Microsoft、Oracle、Alibaba 、Google、IBM等。
Amazon全球霸主地位 短期之內仍難撼動
不過,市場研究機構 Synergy Research 與 Canalys 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第三季 AWS 在云端基礎設施市場的優(yōu)勢有增無減,即便Microsoft、Google、Alibaba等競爭對手的成長速度遠高于 AWS,仍不會撼動 AWS 在市場上的統治地位。
亞馬遜日前公布第三季財報,連續(xù)10季亮出的獲利成績單。其中,亞馬遜云端運算服務AWS帶來營收 45.84 億美元、凈利 11.71 億美元高于市場預期,并且持續(xù)成長當中。而根據Gartner 2017年的最新調研,亞馬遜云(AWS)和微軟云(Azure)是公有云市場兩大主要玩家,分別占47.1%和10%的市場份額,緊跟其后的是谷歌云(3.95%)和IBM Softlayer(2.77%)。
亞馬遜云(AWS)算是實至名歸,擁有大批企業(yè)客戶和大堆的使用場景。在2016年,排名第一的亞馬遜云(AWS)市場份額在44.2%,2017年上升為47.1%。微軟云(Azure)雖然排名第二,但2016年僅占7.1%,2017年已達10%。
接下來,是與AWS、Azure相差較遠的谷歌云,Gartner認為,它對云原生公司來說卻是個不錯的選擇。Gartner還表示,谷歌非常注重可移植性及其創(chuàng)新引擎,谷歌一直在大力投入數據分析及其生態(tài)系統,有望在未來獲得成效。至于IBM,重心則放在SoftLayer上,不過,自2013年收購SoftLayer以來,IBM貌似就一直沒有改進SoftLayer的基礎設施。Gartner評價:“IBM云體驗目前很不連貫。”
另外值得關注的玩家是阿里云,它躋身于IaaS領域余下的佼佼者行列。Gartner認為,阿里云是中國云市場的一股主力軍,它目前的解決方案表明了在將來大有潛力。然而在中國之外的市場,阿里云取得的成績卻比較有限。
小結
8月17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18財年第一季度(2017年4月至6月底)財報,阿里云達到一個重要里程碑,云計算付費用戶數量首次超過100萬。同時,企業(yè)級市場被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全面激活,推動該季度營收達到24.31億元。
在筆者看來,作為國內公有云行業(yè)的龍頭老大,阿里一直在大跨步的前進,幾乎占領國內近一半的市場。雖然與AWS仍存在的巨大差距,但國內企業(yè)走出國門,沖向全球,占領更大的全球市場并與AWS分庭抗禮之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