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當區(qū)塊鏈遇上物聯網

2018-03-22 16:08 中國物聯網

導讀: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故名思義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具體是指通過信息傳感器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通信和交換,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追蹤、監(jiān)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什么是物聯網?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故名思義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具體是指通過信息傳感器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通信和交換,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追蹤、監(jiān)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71f30002129540254e9a.jpg

  這個定義主要包含2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設施仍然是互聯網,只不過是在其基礎上進行延伸和擴展罷了;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可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于網絡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yè)發(fā)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聯網的應用

  物聯網的應用場景是很多的,可以切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農業(yè)、交通、醫(yī)療、物流等領域。下面幾個例子可以大致說明。

  智能家居

  你家里面的冰箱,電器,包括門檻等等都可以被遠程控制,你想想,你在外面就可以監(jiān)視到你家里的一切狀況,還能調節(jié),是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智能醫(yī)療

  在醫(yī)療衛(wèi)生領域中。物聯網是通過傳感器與移動設備來對生物的生理狀態(tài)進行捕捉。如心跳頻率、體力消耗、葡萄糖攝取、血壓高低等生命指數。把它們記錄到電子健康文件里面。方便個人或醫(yī)生進行查閱。還能夠監(jiān)控人體的健康狀況,再把檢測到的數據送到通信終端上,在醫(yī)療開支上可以節(jié)省費用,使得人們生活更加輕松。

  智能交通

  以圖像識別技術為核心。綜合利用射頻技術、標簽等手段,對交通流量、駕駛違章、行駛路線、牌號信息、道路的占有率、駕駛速度等數據進行自動采集和實時傳送,相應的系統會對采集到的信息進行匯總分類,并利用識別能力與控制能力進行分析處理,對機動車牌號和其它高檔車進行識別、快速處置,為交通事件的檢測提供詳細數據。該系統的形成,會給智能交通領域帶來極大的方便。

  物聯網的應用場景實在太多,而且目前已經有了相當多的產品落地,比如:供應鏈/物流、可穿戴設備、智能辦公場所、輔助駕駛/自動駕駛等。

  物聯網面臨的困難

  我們都知道,物聯網的愿景是實現萬物互聯,而目前的一些落地應用,都是單一的產品。

  產品的運營和維護成本過高

  在物聯網的條件下每個智能設備的計算能力都非常有限。

  數據問題。目前物聯網的數據都是通過智能設備將采集到的數據傳到中心化的機構的服務器,而這些機構可能會拿著我們的數據,甚至是隱私去做大數據分析,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安全隱患。

  以上這些都是一些相對簡單的問題,我認為互聯網發(fā)展面對的核心問題是來自數據層面的挑戰(zhàn)。主要是在數據的存儲、數據流動、數據安全方面。

  數據的存儲

  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設施仍然是互聯網。在物聯網的世界中,各種產品都會接入一個龐大的智能網絡。在物聯網中進行交易時,交易的頻率和交易的數量都會非常的大,相關的清算、結算系統也要不停的運轉;而且需要無時無刻的進行數據的采集,處理、傳遞。這無疑會對相關的基礎設施提出巨大的挑戰(zhàn),這將是一個復雜的網絡,以至于目前還沒有一個中心化的機構的服務器能夠承擔這個任務,包括Google、Apple、阿里、騰訊都不行。

  數據流動

  一起來看看目前使用的支付清算系統的處理能力:Visa實驗室的測試數據是5.6w筆/秒,而支付寶在雙十一的活動中支撐起了8.59w筆/秒懂交易峰值,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了。想想在物聯網的世界中交易數量和頻率遠不止于此。

  數據安全

  在目前看來,互聯網上的黑客攻擊、數據泄漏、惡意軟件、網絡監(jiān)測等等問題,已經給大家?guī)砹撕芏嗬_,如果把萬物都接入網的話,如何能夠保證數據的安全呢?如何保護我們個人的隱私和財產安全呢?

  當區(qū)塊鏈遇上物聯網

  哈哈,救世主來了。為什么說區(qū)塊鏈是物聯網的救世主?這要從區(qū)塊鏈的一些特性來說明了。

  加密算法保護用戶隱私。雖然物聯網運營商一直宣稱他們能夠有效保護用戶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但是一系列的安全漏洞和隱私泄露事件的發(fā)生使用戶無法真正信任運營服務提供商能夠實現他們的承諾。而區(qū)塊鏈的非對稱性加密技術可以通過數學算法來保護用戶的隱私。

  去中心化使得智能設備可以擁有一定的自調節(jié)和管理能力。在物聯網的世界中,接入的節(jié)點的數量會非常大,所以希望連入物聯網的設備能夠具有一定的智能,在既定的規(guī)則邏輯下進行自主協作,完成各種商業(yè)應用,也就是說構建一個自組織,自調節(jié)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會進行大量的信息和價值的交換,然而在目前中心化構架下的物聯網很難完成上述自主協作和有效交易,原因是目前協作和交易的設備必須是同一個物聯網運營服務商,這就大大降低了物聯網應用的真正商業(yè)價值。而區(qū)塊鏈技術為物聯網提供了去中心化的可能性,使整個系統變成一個去中心化的,有自組織能力的體系。區(qū)塊鏈技術可以實現無需信任的,點對點的價值傳輸,進而構建出一個健壯、可擴展的物聯網。

  舉個例子

  早在2014年,IBM就發(fā)表過報告,指出區(qū)塊鏈可以稱為物聯網的最佳解決方案,并且于2015年,IBM與三星合作,聯合打造了ADEPT系統,這套系統利用區(qū)塊鏈的去中心化、智能合約、點對點傳輸的特性構建了一個去中心化的物聯網。通過這套系統可以打造一個自動檢測問題、自動更新、不需要過多的人為操作的設備,這些設備也能與附近的其他設備通信。

  由于區(qū)塊鏈的出現,或許物聯網離實現萬物互聯互通的時間就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