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聲紋識別是什么技術?

2018-07-06 15:27 安防知識網

導讀:據新華網報道,繼去年廣州等地推出“微信身份證”后,我國首個基于聲紋識別技術的互聯網身份認證云項目落戶貴州,為百姓提供網絡身份認證服務。據報道,目前身份驗證的方法大致如下:基于共享密鑰的身份驗證、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驗證和基于公開密鑰加密算法的身份驗證。而聲紋識別是根據語音中所蘊含的說話的個性特征去識別該段語音說話對象的身份的過程,與其他生物特征識別相比,聲紋識別具有不會遺忘與忘記、不需要記憶、使用方便等特點。

  據新華網報道,繼去年廣州等地推出“微信身份證”后,我國首個基于聲紋識別技術的互聯網身份認證云項目落戶貴州,為百姓提供網絡身份認證服務。據報道,目前身份驗證的方法大致如下:基于共享密鑰的身份驗證、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驗證和基于公開密鑰加密算法的身份驗證。而聲紋識別是根據語音中所蘊含的說話的個性特征去識別該段語音說話對象的身份的過程,與其他生物特征識別相比,聲紋識別具有不會遺忘與忘記、不需要記憶、使用方便等特點。

  簡單地說,聲紋識別便是將聲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再用計算機進行識別的技術。除了應用于金融。交通、醫(yī)療、教育、旅游等公共服務領域認證服務之外,聲紋識別已經成為刑偵重要的辨認技術。

  聲紋識別值得被重視

  在過去的許多案例中,安保存在的漏洞往往出現在監(jiān)控畫面沒有聲音,導致無法還原事發(fā)現場真實情況,有聲監(jiān)控的呼吁越來越高,拾音器也逐步走進人們的視野中,并在公安、公檢法、政府機關等場景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隨著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強調的社會治安立體化防控體系,音視頻的融合再次引起了業(yè)內的注意,無論是在多維度的防控還是多層次防控中,在視頻的基礎上提出了人臉識別、智能分析的需求,在音頻上同樣聲紋識別已經成為了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時,近年來電話語音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在這些案件中,聲紋識別已經成為了唯一有效的技術偵破手段,通過的聲紋識別和聲紋大數據技術進行重點人員監(jiān)管、反電信詐騙、反恐、刑事案件偵破、身份查詢與核驗,助力公安有效遏制與打擊犯罪,構建和強化安全的社會公眾環(huán)境。

  淺析聲紋識別的優(yōu)劣勢

  聲紋識別相對于其他生物識別最大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非接觸式識別,相對于指紋識別而言,它更加便捷;

  二是降低侵犯隱私風險,相對于人臉識別而言,社會大眾對于聲紋識別的抵觸大大降低,隨便采集到的一段話便可以進行聲紋識別;

  三是獲取語音的識別成本低,相對于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聲紋識別只要求麥克風便可以進行采集。

聲紋識別:讓安全聽得見

  圖片來源:阿里聚安全

  雖然優(yōu)勢很明顯,但與人臉識別一樣受訓練數據與算法的影響,因此在應用落地中亦存在不少困難:如背景噪聲影響、多人同時說話、信道差異、短語音、防假冒攻擊(聲音模仿、語音合成、聲音轉換、錄音重放等)、說話人聲音的時變性(聲道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化、情感語速變化等)。

  展望未來

  人臉識別在AI的浪潮下已經席卷了國內科技界,不少人也對聲紋識別的未來發(fā)展表示看好——趁著高通、英偉達、英特爾等芯片巨頭還沒有進入語音芯片市場,此時迎來創(chuàng)業(yè)公司在語音芯片領域“暴走”的好時機。但筆者相信要真正從技術實現商用,除了要克服落地的困難之外,更應該有相應的“殺手級”應用的推出,但聲紋與視頻的融合,無疑是未來提升安防解決方案的重要手段,畢竟聲音帶來的價值并不會比視頻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