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服務器處理器領域 說起POWER 這款誕生于28年前的產品 那就是一段傳奇 1974年 IBM啟動了一項以創(chuàng)建每秒至少處理300路通話的 電話交換網絡的計劃 預計需要20000個指令來處理每個通話 同時保持即時回應 因此需要一個性能為12 MIPs的處理器 即需要每秒鐘處理1千2百萬機器指令 這個需求在當時看來是非常大的...
在服務器處理器領域
說起POWER
這款誕生于28年前的產品
那就是一段傳奇
1974年
IBM啟動了一項以創(chuàng)建每秒至少處理300路通話的
電話交換網絡的計劃
預計需要20000個指令來處理每個通話
同時保持即時回應
因此需要一個性能為12 MIPs的處理器
即需要每秒鐘處理1千2百萬機器指令
這個需求在當時看來是非常大的
同樣誕生于七十年代的著名的8086處理器
只有0.8 MIPs

工程師們想到了絕妙的法子
將復雜運算的每個步驟用簡單的指令來取代
而所有簡單的指令,都可以在相同的時間內完成
這個精簡設計的理念就是著名的RISC
與x86完全不同的指令集

這項計劃在托馬斯.華生研究中心的 801號樓展開
因此被命名為801計劃
801計劃的成果就是基于RISC的801 CPU
POWER的前身
時至今日
這款傳奇處理器已經有了9代!
POWER1
發(fā)布于1990年
每個芯片大約封裝了80萬個晶體管
POWER1最成功的應用
是被用于火星探路者宇宙飛船上
▼
POWER2
發(fā)布于1993年
每個芯片封裝了一千五百萬個晶體管
使用POWER2的32節(jié)點的深藍超級計算機
在1997年戰(zhàn)勝了國際象棋冠軍卡斯帕羅夫
▼
POWER3
發(fā)布于1998年
每個芯片封裝了一千五百萬個晶體管
這是IBM第一款64位對稱多處理器結構(SMP)
▼
……
▼
POWER7
發(fā)布于2010年
晶體管數量達到了12億
POWER7處理核心
具有12個執(zhí)行單元以及4個同步多線程
▼
POWER8
發(fā)布于2013年
專為云計算設計
晶體管數量達到了45億
POWER8處理器最大為12核心設計
超線程技術最大能夠支持96線程
▼
POWER9

發(fā)布于2017年12月
專為AI和深度學習設計
晶體管數量達到80億
采用14nm FinFET SOI工藝制造
IBM第一款為縱向擴展
橫向擴展系統(tǒng)設計的POWER芯片系列
獨有的IO加速 OpenCAPI 2.0總線
首個CPU原生支持PCIe Gen4總線
首個CPU原生支持 NVLink 2.0高帶寬連接
很厲害
挺牛吧

而最近將有一款專為AI智慧計算設計的服務器上市
它的名字叫做FP5295G2

可能很多人都不認識它
但它可是出身名門
![]()
浪潮商用機器有限公司
沒錯!就是去年那個轟動一時的中外聯姻!
浪潮+IBM!
據說,FP5295G2超有POWER(能量)的!
那是當然,因為它有一顆
POWER9的心!
想不厲害都難??!

為什么是專為AI智慧計算設計?
為什么超級厲害?

最先進的AI架構,爆發(fā)極致性能

強大POWER9為深度學習等數據密集型工作提供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
20核心,2.75GHz
CAPI 2.0連接FPGA和ASIC
支持U.2 NVMe
可提供相當于X86服務器5倍的I/O帶寬
性能約為X86的2倍
支持的RAM相當于X86的2.6倍
內存帶寬相當于X86的1.8倍

專為企業(yè)AI重新設計IT基礎架構,頂級GPU芯片加持,大幅提升AI計算性能
4-6塊NVIDIA Telsa V100 GPU
1TB內存容量,
306GB/sec 內存帶寬
4xPCIe Gen4 I/O插槽
CAPI 2.0及OpenCAPI I/O加速插槽

超強加速

創(chuàng)新NVLINK新一代GPU加速技術及其他加速技術,顯著加速各項I/O性能
100GB CPU-GPU,GPU-GPU節(jié)點內高速連接
170GB CPU-DDR4間帶寬
PCIe4.0+ 100GB跨節(jié)點高速連接
CAPI顯著降低IO開銷和延遲
3.8倍提升深度學習框架AI模型訓練效率
相比x86平臺提供1.8倍數據庫加速性能
適用于金融、制造、醫(yī)療、政府/研究機構(HPC)四大場景

PowerAI加持、企業(yè)級AI平臺就緒
與PowerAI深度學習軟件平臺無縫融合,輕松打造深度學習、機器學習平臺
支持最流行的機器學習框架
基于開源的企業(yè)級AI基礎架構
幾小時便可完成通用框架部署
為GPU、CPU和互連而量身定制
優(yōu)化框架和庫,輕松應對峰值吞吐量
![]()
快速交付

通過智能工廠,實現定制化,智能化流程管理,相對傳統(tǒng)交付快
不知道浪潮的智能工廠?
看圖了解一下

通過智能工廠
整機柜云服務器整體交付周期
從15天縮短至3-7天
生產效率提高30%
產能提升4倍
客戶TCO降低31%
工廠生產歷經30道工序
120次信息采集
25項嚴苛測試
……

智能工廠集成6大核心信息系統(tǒng)
ERP企業(yè)資源管理系統(tǒng)
WMS倉庫管理系統(tǒng)
WCS倉庫控制系統(tǒng)
MES精密制造系統(tǒng)
AGV系統(tǒng)
RGV系統(tǒng)

從而實現
生產流程信息化
生產控制智能化
產線工序自動化
不僅如此,浪潮智能工廠中的兩條柔性產線
還可分別用于節(jié)點和主機的生產
每條產線共有10個生產單元
每個單元獨立作業(yè)
相比傳統(tǒng)的流水線生產模式
柔性生產可以在同一時間實現并行生產
最大可同時生產10類不同類型的產品
怎么樣,牛不牛?
擁有超Power的力量
在這樣生產線上下來的FP5295G2
你說怎么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