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物聯網平臺功能解析(一):“不賺錢”的連接管理平臺

2019-03-29 14:13 物聯網空間站

導讀:“萬物智聯”是物聯網發(fā)展的最終狀態(tài),但不能忽略,前面還有個階段叫“萬物互聯”。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tǒng)協會GSMA曾預測,2025年全球物聯網連接總數將超過250億,遠高于今天的60億。

這意味著,和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長放緩不同,物聯網設備的連接總量將持續(xù)增長,物聯網連接將無處不在。尤其隨著5G的逐步成熟與應用,我們將充分感受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間的互聯與溝通,連接將從傳統(tǒng)領域延伸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車聯網、城市物聯網、工業(yè)互聯網等等。

“萬物智聯”是物聯網發(fā)展的最終狀態(tài),但不能忽略,前面還有個階段叫“萬物互聯”。

連接到網,是萬物互聯的第一步。

目前市面上的聯網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以WiFi/藍牙/ZigBee為代表的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也有以NB-IoT/LoRa/2G/3G/4G為代表的遠距離無線通信類型。它們各有場景,各有應用。此處我們先圍繞蜂窩網絡展開。

去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發(fā)布了《全球蜂窩物聯網連接報告》,其中披露,2018年上半年,前十大運營商占據了全球蜂窩物聯網連接數83%的份額,前五大廠商占據了全球蜂窩物聯網連接數73%的份額,前三大廠商占據了全球蜂窩物聯網連接數60%的份額。不出所料,排名前三的就是我們熟知的三大運營商,產生這樣結果的原因,既有人口紅利的因素,也與國內的利好環(huán)境有關。

總之,頭部運營商在物聯網熱潮中既得了良好的機遇,必然希望抓住這樣難得的發(fā)展機會。

連接管理平臺的出現

因為移動互聯網的成熟而導致用戶增長變緩,運營商紛紛將目光轉向了物聯網。

中國移動2012年出資成立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在此后提出了“大連接”戰(zhàn)略,目標在2020年連接總量超過17.5億。

中國聯通提出“物聯網平臺+”生態(tài)戰(zhàn)略,實施網絡連接能力、平臺能力、安全和全球化策略。2018年正式掛牌成立聯通物聯網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電信將物聯網作為轉型3.0戰(zhàn)略的基礎業(yè)務,助力物聯網“端、管、云、用、服”五大環(huán)節(jié)。2018年正式成立天翼物聯科技有限公司。

大量設備連接到網絡,自然需要遵從運營商的管理規(guī)范和技術標準,使用標準化的接口與運營商的網絡對接。而運營商為了節(jié)省和眾多企業(yè)的溝通成本,也大多選擇與具備全球化能力的連接管理平臺合作,以此獲得直接的連接管理功能。

按照實現功能,物聯網平臺可分為四大類型:設備管理平臺(DMP)、連接管理平臺(CMP)、應用使能平臺(AEP)、業(yè)務分析平臺(BAP)。

連接管理平臺(CMP)一般應用于運營商網絡,實現功能包含了SIM卡生命周期管理、資費賬單管理、賬戶管理、連接診斷、通知管理等等,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應用需求,呈現效果也有不同。

連接管理平臺功能架構圖(圖片來源:天闊經閣,作者:廉如)

從本質上看,連接管理平臺成為運營商發(fā)展物聯網的重要抓手,將幫助企業(yè)用戶完成對物聯網卡管理、運營費用、終端在網狀態(tài)的掌握。

目前市面上比較典型的連接管理平臺

思科Jasper Control Center平臺:Jasper 成立于2004年,原來是電信領域的一個小公司,2016年被思科收購,從而變成了思科Jasper,原先的產品Control Center也從電信業(yè)走向了物聯網,目前已與全球100多家運營商集團合作,覆蓋眾多移動網絡。

Control Center 連接管理平臺核心功能

愛立信DCP平臺:目前已為20多家運營商提供全球連接服務,業(yè)務覆蓋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qū)。

愛立信DCP平臺

沃達豐GDSP平臺:主要在沃達豐體系內提供服務。

三家連接管理平臺的比較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通信行業(yè)周報(2018-07)》

中國移動OneLink平臺:中國移動是三大運營商中唯一選擇自主研發(fā)物聯網連接管理平臺的,從去年12月官方披露的數據看,服務了近8萬家客戶、管理超過4億物聯網卡。

此外,中國聯通是思科Jasper的運營商合作伙伴,中國電信則與愛立信在該方面展開合作。

連接是基礎,但連接并不賺錢

普遍認識是,連接管理平臺很必要,但收益不行。

有市場分析預測,到2025年,物聯網連接投入占到運營商移動業(yè)務投入的22%,而收入僅占3%。

物聯網智庫CEO趙小飛也曾在撰文中披露,每個物聯網連接平均每月給運營商帶來僅2元左右的收入,而每一手機用戶平均每月帶來的收入超過50元,從賺錢能力上看,現有5億的物聯網連接也許都比不過2千萬手機用戶。

從移動互聯網走來,運營商一直受困于內容和創(chuàng)新程度,一直被“管道化”,物聯網時代更是如此。連接很難成為增長點,運營商物聯網業(yè)務的發(fā)展逐漸接入連接以上的更多服務。

就像是中移物聯的OneLink平臺與OneNET平臺,前者主要用于初步的物聯網連接管理,后者就主要用于上游的物聯網應用開發(fā)。

突破

無論外面的競合關系如何紛繁復雜,運營商都在突破傳統(tǒng)的連接管理,以獲取物聯網的更多機會。

2018年9月,聯通物聯網公司、中興克拉、Semtech舉辦聯合發(fā)布會,三方共同宣布聯通“Lora連接管理平臺”產品正式發(fā)布,并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協議。

在LPWAN領域,NB-IoT和LoRa一直占據了市場主流,按照傳統(tǒng)的思路,三大運營商是NB-IoT建網推廣的主力軍,LoRa則交給中興克拉、Semtech、阿里、騰訊等LoRa聯盟內的眾多企業(yè)。但作為運營商,聯通選擇進軍LoRa市場,這也是一種戰(zhàn)略的改變,希望借此機會擴大物聯網連接規(guī)模,創(chuàng)造新的增長。

當互聯網企業(yè)打造的物聯網平臺吸引著絕大多數眼球時,中移物聯網的OneNET平臺作為運營商出身的選手,也從以往“物聯網設備接入和管理”的提供者進化成為“物聯網行業(yè)使能平臺”,助力搭建自身“云-管-邊-端”整體物聯網構架。

天翼物聯則提出從“端”“管”“云”“用”“服”五方位布局,突出擴大連接,發(fā)展應用,共建產業(yè)生態(tài)的目標。

回歸

在萬物互聯階段,海量數據得以積累,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將有用武之地,更多的物聯網應用得以成熟并落地,最終,行業(yè)將緩慢走向萬物智聯的狀態(tài)。

被貼上“通信”“管道”標簽的運營商,也在將傳統(tǒng)的以連接為中心的運營模式,轉變?yōu)橐云脚_為中心的新型運營模式,我們可以期待他們將在物聯網時代收獲更多果實。

而回歸到連接管理平臺(CMP)如何發(fā)展,不斷地降低成本、擴大連接規(guī)模、提高靈活性、提高定制化能力……該平臺的商業(yè)價值就將維持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