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技術

物聯(lián)網(wǎng)世界 >> 物聯(lián)網(wǎng)新聞 >> 物聯(lián)網(wǎng)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無處不在的智能設備與輻射 你會擔心嗎?

2019-06-21 08:57 新浪科技綜合
關鍵詞:智能設備輻射

導讀:簡單來說,輻射是自然界中物體向外發(fā)射的能量。然而,并非所有輻射都是相同的,盡管它們都存在于一個被稱為“電磁波譜”的廣域光譜中

簡單來說,輻射是自然界中物體向外發(fā)射的能量。然而,并非所有輻射都是相同的,盡管它們都存在于一個被稱為“電磁波譜”的廣域光譜中。按照頻率的不同,我們將他們大致分為高頻輻射、低頻輻射兩大類。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前段時間,HBO迷你劇《切爾諾貝利》熱播,國內不少觀眾可能已經(jīng)看過,“核輻射”讓人印象深刻。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環(huán)伺在我們周圍,所以我們有充足的理由懷疑,家里的一些智能設備放出的輻射也在威脅我們的健康。

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我們就一起探討一下,家中智能設備發(fā)出的輻射是否真的會影響我們的健康,以及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保護自己。

首先,什么是輻射?

簡單來說,輻射是自然界中物體向外發(fā)射的能量。然而,并非所有輻射都是相同的,盡管它們都存在于一個被稱為“電磁波譜”的廣域光譜中。按照頻率的不同,我們將他們大致分為高頻輻射、低頻輻射兩大類。高頻輻射屬于電離輻射,包括X射線和伽馬射線以及紫外線等,這些輻射可以破壞DNA并導致癌癥風險增加,低頻輻射又稱為射頻(RF)輻射,包括無線電波和微波等,射頻輻射是一種非電離輻射,它無法破壞DNA或直接增加患癌癥的風險。

智能設備發(fā)出的輻射安全嗎?

在智能設備的使用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啟用WiFi”“藍牙連接”或“藍牙LE”等選項。這里的藍牙LE指的就是低功耗,在三者中發(fā)出的能量最低,輻射也最小。而WIFI則具有最高的能量輸出,因此WiFi的信號會比藍牙更好,但這同時也意味著,WiFi比藍牙的輻射更大。

但你也無需太擔心,因為大多數(shù)面相消費者的設備都是經(jīng)過嚴格的測試,以確保它們發(fā)出的任何輻射都是非電離的,避免對人類造成DNA損傷,危害人類健康。

事實上,射頻輻射還有很多天然來源,包括太陽,外層空間,閃電風暴以及從地球本身發(fā)出的少量輻射。此外,你經(jīng)常接觸到的電信設施又或者是一些家用電器,也會使你暴露在輻射之下。還有,孩子們喜歡吃的香蕉中也帶有微量輻射。

那我們就可以完全不在意智能設備發(fā)出的輻射了?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jù)可以明確地證明智能家居設備是完全安全的,或者它們肯定不會以任何方式損害我們的健康。根據(jù)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的報告,射頻輻射被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 雖然這只是基于對手機設備的單一研究。

所以為了確保安全,我們還是建議你與家中的智能設備保持一定距離。專家也建議,要盡量減少在臥室等私人壞境中使用智能設備,因為你每天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會在這里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