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這可不是一家簡單的AI創(chuàng)企,據說600多家執(zhí)法機構及一些私人安保公司都在使用它的人臉識別產品。
近日消息,美國人臉識別創(chuàng)企Clearview AI稱其整個客戶名單被盜!
要知道,這可不是一家簡單的AI創(chuàng)企,據說600多家執(zhí)法機構及一些私人安保公司都在使用它的人臉識別產品。
Clearview AI從網絡社交媒體上抓取了超過30億張照片,形成龐大的生物特征信息數據庫。
這個數量級,不僅超過地方警署、FBI,甚至“超出了美國政府或硅谷巨頭所構建的任何東西”。
▲Clearview和地方警署、FBI的數據庫對比
只要在大街上拍下一個陌生人的照片,傳到Clearview AI的軟件上,隨即就能查到這個人在各社交媒體平臺上的照片,甚至是姓名、地址以及其他身份信息。
更細思極恐的是,Clearview AI獲取這些數據,并沒有經過被抓取照片者的同意。
這在美國引發(fā)軒然大波,近幾個月,美國公民、政界、學者以及多個社交媒體平臺紛紛對Clearview AI的商業(yè)行為表達憤怒和強烈抗議。
此次客戶名單泄露事件,顯然是該公司成立以來面臨的最大丑聞。
一、客戶名單被竊,安全防護遭質疑
據外媒報道,Clearview AI告知其客戶,入侵者未經授權竊取到客戶名單,拿到客戶已設置的用戶賬號數量及搜索次數。
目前Clearview AI的客戶名單并未公開。
該公司的律師托·??颂m(Tor Ekeland)告訴外媒,Clearview AI的服務器未遭破壞,不會“損害Clearview的系統(tǒng)或網絡”,漏洞也已經修復。
托·埃克蘭稱,“安全是Clearview的頭等大事”,“不幸的是,數據泄露是21世紀生活的一部分?!?/p>
不過在非營利組織Aspen Cyber security Group董事總經理David Forscey看來,這次數據泄露事件令人擔憂,畢竟Clearview為執(zhí)法機構提供服務,理應保障安全性,但現在看來他們并沒有做到。
客戶名單被泄露了,事情還算不大。
問題在于,它搜刮到的30多億人臉數據信息,真能得到妥善的保護嗎?
二、幫數百家執(zhí)法機構抓罪犯?身陷虛假宣傳風波
Clearview AI成立于2017年,在今年1月《紐時報報》報道之前,這家AI創(chuàng)企曾長期保持神秘狀態(tài)。
公開資料顯示,截止2019年,該公司獲得約700萬美元融資。
其創(chuàng)始人Hoan Ton-That是澳大利亞人,2007年輟學后來到舊金山,曾創(chuàng)建不少個人項目,但均以失敗告終。
▲Clearview AI創(chuàng)始人兼CEO Hoan Ton-That
2016年,Hoan Ton-That開始對AI產生濃厚興趣,與時任紐約市市長Rudolph W. Giuliani助手的Richard Schwartz合作,研究人臉識別工具,也就是如今Clearview產品的雛形。
接受CNN商業(yè)采訪時,Hoan Ton-That表示,他想要建立一個“偉大的美國公司”。
Clearview AI從Twitter、Facebook、Instagram、LinkedIn、Venmo、YouTube等各種社交平臺和商用網站上,抓取了超過30億的圖像,形成龐大的數據庫。
從去年開始,該公司將其人臉識別工具向執(zhí)法機構推廣。
例如在2019年2月,其軟件幫助美國印第安納州警察20分鐘內找到了包含犯罪嫌疑人的社交平臺視頻,快速解決了一起斗毆事件。
到今年,據Clearview AI透露,已有600多家執(zhí)法機構和一些私人安保公司在使用其軟件。
Clearview AI的軟件還能與AR眼鏡搭配使用,執(zhí)法人員戴上AR眼鏡,就能識別出他們看到的每個人的姓名、住處甚至是關系圖譜。
聽起來對高效執(zhí)法挺有幫助。
不過,隨即Clearview AI就陷入虛假宣傳的風波。
該公司號稱去年8月幫紐約警察局幾秒鐘破獲一起地鐵站涉恐怖主義案件,但紐約警察局表示并沒有在該案使用Clearview AI的技術,與這家公司也沒有“正式關系”。
此外,Clearview AI還被曝使用新澤西州總檢察長Gurbir S.Grewal的照片做虛假宣傳。
對此,Gurbir S.Grewal在1月24日要求新澤西州內21縣停用Clearview AI應用程序。
這些還只是小打小鬧,很快,Clearview AI就陷入席卷整個美國的輿論風暴——違反社交平臺數據隱私條款。
三、數據隱私惹爭議,遭三大社交巨頭
前面我們說過,Clearview AI的人臉數據庫來自各社交平臺和商用網站。
但獲取這些數據時,用戶和網站毫不知情。
誰能想到,自己分享到網上的信息,被悄然集中到一個龐大的數據庫里?而最可怕的是,你根本不知道你的數據會被用到什么地方。
這為人們對隱私安全的擔憂投下一顆深水炸彈!
過去2個月間,Twitter、YouTube、Facebook先后向Clearview AI發(fā)送了停止訪問信,禁止該公司采集其用戶數據。
就在兩周前,Clearview AI和CDW遭到集體訴訟,被指控蓄意違反了美國伊利諾伊州的生物識別法,要求賠償500萬美元。
訴訟文件表示,Clearview AI在未經書面同意的情況下非法收集、存儲和使用生物特征信息。而CDW已將Clearview應用授權給包括芝加哥警察局在內的執(zhí)法機構,在2020年1月1日支付了近5萬美元,獲得了使用其面部識別軟件的兩年合同。
這一事件也引起美國國會參議員埃德·馬基的關注。
1月底,他致信Clearview AI創(chuàng)始人,要求Clearview AI在2月12日前,提供有關其行為和技術的關鍵信息。
這些問題包括:與哪些執(zhí)法機構合作、內部算法偏見和準確性測試結果、是否計劃將其技術銷售給執(zhí)法部門之外的個人或第三方公司,兒童隱私保護情況等等。
埃德·馬基表示:“技術的廣泛使用可能助長危險行為,也可能破壞個人匿名從事日常生活的能力?!?/p>
面對關于威脅公民自由和隱私的指責,Clearview AI創(chuàng)始人兼CEO Hoan Ton-That卻看法不同。
他告訴CBS:“谷歌可以從所有不同的網站獲取信息。因此,如果它是公開的,它有可能在谷歌搜索引擎內部,也有可能在我們的內部?!?/p>
▲Clearview AI創(chuàng)始人兼CEO Hoan Ton-That接受CBS采訪
但谷歌認為,這一比較具有誤導性,Clearview不是公共搜索引擎,未經人們同意即收集數據,而網站始終能要求在谷歌上屏蔽該信息。
就算Clearview AI保證這些數據只用于執(zhí)法,不會向公眾開放,但怎么確保不會存在任何安全隱患?一旦這些數據被用去做些壞事,誰來為結果買單?
為保護公民隱私安全,美國舊金山、薩默維爾等地已通過立法方式,禁止在公場所使用人臉識別技術。
今年2月,歐盟委員會表示將擬定比美國隱私保護法案更加嚴格的AI監(jiān)管法案,提出在修訂具體監(jiān)管法案期間,暫停歐洲地區(qū)的所有人臉識別應用,暫停期最長可達五年。
對此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皮查伊相當爽快地表示支持,認為監(jiān)管部門對于人臉識別越早處理越好。
早些時候,人臉識別、換臉等AI技術已經引發(fā)社會輿論及監(jiān)管部門的擔憂。各國關于AI領域的監(jiān)管指引和法規(guī)制定,都在陸續(xù)推進中。
結語:規(guī)避風險,堅守
Clearview AI接二連三爆出的事件,對我國企業(yè)的安全防護、數據隱私保護等問題同樣敲響了警鐘。
AI技術的風暴還在席卷更多領域,但在用新興技術改變生活方式和生產效率的同時,我們必須警惕它可能潛藏的風險。
用戶信息廉價買賣、AI換臉被用于情色視頻灰產……太多科技被濫用的現象已經浮出水面。
Clearview AI不是第一個例子,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科技是把雙刃劍,從來不是說說而已,我們必須堅守住“科技不作惡”的底線,不能等傷害大到難以彌補時再追悔莫及。
參考來源:TheDailyBeast,紐約時報,CNN,BuzzFeed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