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技術

物聯(lián)網世界 >> 物聯(lián)網新聞 >> 物聯(lián)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為臺積電N3HPC流程設計技術聯(lián)合優(yōu)化

2021-11-10 11:08 TechSugar

導讀:本文提供了有關設計工藝協(xié)同優(yōu)化(DTCO)活動的更多詳細信息,與N3制程相比,這些活動為N3HPC 帶來了性能提升??偨Y了設計解決方案探索和技術基準測試總監(jiān)Y.K.Cheng主題為“N3 HPC設計工藝協(xié)同優(yōu)化”的演講重點。

  臺積電最近舉辦了第10屆年度開放創(chuàng)新平臺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OIP) 生態(tài)系統(tǒng)論壇。在會中不但談及臺積電N3流程節(jié)點的技術和設計支持更新,還有高性能計算(HPC)平臺所推行的舉措。本文提供了有關設計工藝協(xié)同優(yōu)化(DTCO)活動的更多詳細信息,與N3制程相比,這些活動為N3HPC 帶來了性能提升。本文總結了設計解決方案探索和技術基準測試總監(jiān)Y.K.Cheng主題為“N3 HPC設計工藝協(xié)同優(yōu)化”的演講重點。

  背景

  設計工藝協(xié)同優(yōu)化是指工藝開發(fā)工程和電路/IP 設計團隊之間的合作。技術團隊優(yōu)化設備和光刻工藝"窗口",通常使用 TCAD 流程仿真工具。在先進節(jié)點,線寬、間距、均勻性和密度(和密度梯度)允許的光刻變化是有限的。技術優(yōu)化旨在定義標稱制造參數(shù),其中高維統(tǒng)計窗口保持高產量。電路設計團隊評估不同光刻拓撲的性能影響,提取寄生RC參數(shù)并注釋到設備級網列表的模型。

  DTCO的一個關鍵要素是庫IP小組所追求的。標準單元格“圖像”定義了nFET/pFET 設備寬度的分配(垂直)尺寸以及可用于單元內連接的(水平)布線軌道數(shù)。該圖像還包含了具有全局電源/接地電網連接要求的局部配電拓撲。

  除了庫單元圖像外,高級節(jié)點的縮放金屬線的當前密度增加意味著 DTCO 包括接觸/通孔連接的工藝光刻和電路設計策略。由于光刻/蝕刻均勻性限制,觸點/通孔尺寸的設計可變性極其有限,因此工藝和電路設計團隊專注于優(yōu)化多個并行觸點/通孔和相關的金屬覆蓋范圍。

  而且,DTCO 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是 SRAM 位單元的設計和制造。設計人員推動積極的單元面積光刻,結合設備尺寸靈活性,以獲得足夠的讀/寫噪聲容限和性能(在位線上有大量的虛線單元)。工藝工程師尋求確保合適的光刻/蝕刻窗口,與此同時,必須關注制造過程中的統(tǒng)計公差,以保障高良率。

  臺積電為客戶提供內部開發(fā)的基礎IP提供了一個緊密的DTCO開發(fā)反饋循環(huán)。

  N3HPC DTCO

  會上,Y.K.演示強調了N3HPC DTC結果,如下圖所示的功率與性能曲線。圖中用到的參考設計塊來自Arm A78內核;曲線跨越一系列供電電壓,具有典型設備特性。與基線N3產品相比,將得到整體12%的性能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相同的電源電壓,功耗略有增加。Y.K. 詳細介紹了已納入N3HPC的一些DTCO結果。他表示,每個功能都會導致性能增益相對減小 ,需要一致的優(yōu)化才能實現(xiàn)整體提升。

image.png

  更大的單元高度

  單元內更寬的nFET和pFET設備為HPC架構中常見的電容負載提供了更大的驅動強度。

  接觸柵間距 (CPP) 的增大

  FinFET 設備中一個重要的寄生貢獻是柵-源/漏電容 (Cgd + Cgs)-CPP的增大可增加單元面積(和電線長度),但會降低此電容。

image.png

  增加后端(BEOL)金屬間距(更寬的電線)的靈活性,并相應地增加通孔,如下圖所示

image.png

  高效金屬絕緣體金屬 (MiM)去耦電容拓撲

  下面所示的 MiM 電容橫截面描繪了三個金屬"板"(2 VDD + 1 VSS),用于提高二板實施的均體效率。

  改進的去耦(以及減少電容寄生輸入阻抗Rin)可減少 HPC 應用中常見的開關活動電源電壓"下降"。

image.png

  雙高單元

  在開發(fā)單元格圖像時,庫設計團隊面臨著單元高度和電路復雜性之間的權衡。如上所述,較高的單元格高度允許更多的單元內布線軌跡連接復雜的多階段和/或高扇入邏輯功能。其中,要求最高的單元格布局通常是可掃描觸發(fā)器。然而,對于許多門級來說,整個庫普遍使用的更大單元高度往往是低效率的。

  N3HPC 的 DTCO 活動促使臺積電采用雙高庫設計方法。雖然雙高單元被選擇性地應用于早期技術,但N3HPC采用了400多個新單元。這就需要與 EDA 工具供應商進行廣泛的合作,以支持圖像技術文件定義、有效的單元格放置規(guī)則以及自動布局布線算法,這些算法將成功地將單高和雙高單元集成到設計塊中。

  Y.K. 還表示,作為N3HPC庫設計的一部分,多級單元中的設備尺寸是為優(yōu)化PPA而重新設計的。

  自動布線功能

  時序驅動布線算法通過"促進"關鍵性能網絡的層分配,利用了上金屬層降低的 R*C/mm 特性。如上所述,N3HPC DTCO的努力使更多的潛在 BEOL 金屬線光刻寬度/間距成為可能。

  如下所示,布線算法需要增強功能,以便選擇"非默認規(guī)則"(NDR)來選擇線寬/間距。(NDR已經使用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了——通常,這些性能關鍵網絡是優(yōu)先布線的,或者通常是手動預布線。N3HPC DTCO 功能要求擴展 NDR 使用量,作為一般自動布線功能。該圖還描述了如何通過需要插入的柱圖案來支持增加的信號電流。

image.png

  對于光刻規(guī)則嚴格且 NDR 不是選項的較低金屬層,需要增強布線算法以支持平行軌跡布線(以及通過插入),如上所示。

  EDA 支持

  要利用其中的諸多 N3HPC DTCO 功能,需要額外的EDA工具支持。下圖列出了主要 EDA 供應商添加的關鍵工具的增強功能。

image.png

  總結

  臺積電已承諾推出高性能計算平臺,作為HPC特定工藝產品的一部分,將帶來顯著的性能提升。N3HPC 進行了一組DTCO項目,在示例Arm核心設計塊上累計獲得12%的性能收益。其優(yōu)化跨越了一系列設計和工藝光刻窗口特性,從標準單元庫設計到BEOL互連選項,以及MiM電容制造。相應的EDA工具(特別是自動布局布線)已與主要EDA供應商合作開發(fā)。